Loading…

適性、合作與對話:學研議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與教學策略

鑒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改革倡導「自發、互動、共好」的基本理念,以及強調適性揚才與終身學習的教育目標,因此本文提出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具適性、合作與對話特性的學研議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的適性教學模式,以Vygotsky的社會建構理論為核心基礎,主張知識由個人建構、學習來自於社會文化互動,及參與實踐。學研議三階段之教學策略理念分別如下:「個人學」以重視差異化、多元智能的理論基礎分為:有意義學習、正念與自我調整學的教學理念;「小組研」教學理念,依據分組的目的及教導者,可分為專家引導式、異質性合作學習與同儕教導三種教學策略理念;「大班議」以對話理論為策略基礎,除了傳統的講述法外,可以透過不同形式的對話...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School Administrators 2019-07 (122), p.123-140
Main Authors: 曾文鑑(Wun-Jian Tseng), 黃秀雯(Hsiu-Wen Huang)
Format: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Tags: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Description
Summary:鑒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改革倡導「自發、互動、共好」的基本理念,以及強調適性揚才與終身學習的教育目標,因此本文提出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具適性、合作與對話特性的學研議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的適性教學模式,以Vygotsky的社會建構理論為核心基礎,主張知識由個人建構、學習來自於社會文化互動,及參與實踐。學研議三階段之教學策略理念分別如下:「個人學」以重視差異化、多元智能的理論基礎分為:有意義學習、正念與自我調整學的教學理念;「小組研」教學理念,依據分組的目的及教導者,可分為專家引導式、異質性合作學習與同儕教導三種教學策略理念;「大班議」以對話理論為策略基礎,除了傳統的講述法外,可以透過不同形式的對話教學策略,循序漸進的進行師生和同儕間的議題對話。然而學研議教學模式僅是教學法的冰山一角,每種教學法均有其適用的規則與限制,教師需依教學目標、學生特質等因素,進行全面考量選擇適合該階段的教學策略
ISSN:1606-8300
DOI:10.6423/HHHC.201907_(12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