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一國兩「制」?從「一綱多本」與「一綱一本」論爭探討臺美教師對課程發展與教材設計的不同解讀
教科書在臺灣一向被大多數老師視為教學的主要工具,相反的,美國教育現場不但對教科書的功能有較為不同的定義,在教材及評量方式上,美國教師亦握有相當大的自主權。由於上述不同作法,不同國家乃衍生不同的教育問題:在臺灣有關「一綱多本」或「一綱一本」的論爭始終是熱門話題;在美國有關如何提升課程品質以及探討老師素質是否足以勝任培養學生基本能力等績效方面的議題,則是這一波「有教無類法案」教改運動主要關注的重點。因此本文企圖先以課程教學研究的觀點針對兩國對「考試」、「課程」、「教材」的不同解讀方式進行論述比較,再回到臺灣當前有關「一綱多本」教科書論爭的議題進行探討,最後則分析美國在「教師專業成長」的特色,並說明...
Saved in:
Published in: | Jiao ke shu yan jiu 2010-12, Vol.3 (2), p.063-092 |
---|---|
Main Author: | |
Format: |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Summary: | 教科書在臺灣一向被大多數老師視為教學的主要工具,相反的,美國教育現場不但對教科書的功能有較為不同的定義,在教材及評量方式上,美國教師亦握有相當大的自主權。由於上述不同作法,不同國家乃衍生不同的教育問題:在臺灣有關「一綱多本」或「一綱一本」的論爭始終是熱門話題;在美國有關如何提升課程品質以及探討老師素質是否足以勝任培養學生基本能力等績效方面的議題,則是這一波「有教無類法案」教改運動主要關注的重點。因此本文企圖先以課程教學研究的觀點針對兩國對「考試」、「課程」、「教材」的不同解讀方式進行論述比較,再回到臺灣當前有關「一綱多本」教科書論爭的議題進行探討,最後則分析美國在「教師專業成長」的特色,並說明哪些作法可供臺灣借鏡。結語處則以實踐專業自主的觀點切入,說明為了達成「多元化教育」的教改理想,在教師層級、考試層級以及教科書編審層級皆應發揮各自專業角色以利轉化工作之進行。本文最後亦認為美國教改經驗固然對於臺灣有相當多啟示,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臺灣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尋求自己的解答 |
---|---|
ISSN: | 1999-8856 |
DOI: | 10.6481/JTR.201012.0063 |